
關於電子遊戲的專業插圖
2025年電子遊戲趨勢
2025年電子遊戲趨勢正經歷緊一場翻天覆地嘅變革,遊戲產業嘅發展速度簡直快到令人咋舌!首先講吓遊戲平臺嘅變化,PlayStation同Xbox繼續喺主機市場鬥到你死我活,但今次唔單止係硬件性能嘅比拼,而係雲端串流技術嘅全面普及。Sony嘅PlayStation Now同Microsoft嘅Xbox Cloud Gaming已經進化到可以無縫玩到3A大作,好似碧血狂殺2同俠盜獵車手V呢類開放世界遊戲,畫質仲要同本地運行冇乜分別。至於任天堂 Switch,雖然硬件規格追唔上對手,但憑住獨家IP好似Super Mario同創新玩法(例如傳聞中嘅Switch 2會加入AR功能),依然穩守家庭娛樂市場。
手機遊戲方面,2025年嘅技術突破令到手機遊戲質素直逼電腦遊戲,尤其係Unity同Unreal Engine 5嘅優化,令到射擊遊戲同角色扮演遊戲嘅體驗更加沉浸。例如《暗黑破壞神:永生不朽》嘅續作就充分利用咗手機GPU嘅光追技術,畫面精細度同十年前嘅Game Boy時代簡直係兩個世界。不過要注意嘅係,手機遊戲市場競爭激烈,獨立遊戲開發者想突圍而出,必須喺遊戲設計上加入更多社交元素,例如跨平臺聯機或者元宇宙概念嘅互動。
講到電腦遊戲,2025年最大趨勢莫過於AI生成內容(AIGC)嘅應用。唔少大型MMORPG好似魔獸世界嘅新資料片,已經開始用AI動態生成支線任務同NPC對話,令到每次玩都有獨特體驗。另外,單機遊戲亦開始融合多人元素,例如《Wii Sports》精神續作就結合咗VR同體感操作,可以同全球玩家即時對戰。值得一提嘅係,懷舊風潮依然強勁,遊戲歷史經典IP如Wii時代嘅作品頻頻推出重製版,但開發商會加入現代化操作同畫質升級,吸引新舊玩家。
至於遊戲類型嘅演變,2025年最hit嘅絕對係「混合型玩法」。例如戰略遊戲加入格鬥遊戲嘅即時操作元素(好似《任天堂明星大亂鬥》咁),或者開放世界遊戲內置自建關卡功能(靈感來自《Super Mario Maker》)。另外,社交導向嘅遊戲設計成為主流,尤其係Z世代玩家更重視遊戲內嘅社群互動,所以連傳統單機遊戲都會強制加入線上合作模式。最後不得不提,跨平臺存檔同步已經成為基本需求,玩家可以喺PlayStation打機打到一半,轉去手機繼續玩,呢種無縫體驗將會係未來五年嘅標準配置。

關於PlayStation的專業插圖
熱門遊戲機推薦
熱門遊戲機推薦
2025年嘅遊戲機市場依然百花齊放,無論你係鍾意單機遊戲定係多人遊戲,總有一款適合你。首先講吓PlayStation 5 Pro,呢部機喺2024年底推出,到而家依然係3A大作嘅首選平臺,例如《俠盜獵車手V》嘅次世代強化版同埋《碧血狂殺2》嘅光追更新,畫質流暢到爆燈。加上PS5 Pro支援開放世界遊戲嘅快速加載技術,打機體驗真係無得輸。
如果你係Xbox粉絲,Xbox Series X同埋平價版Series S都係唔錯選擇。微軟嘅Game Pass服務喺2025年更加完善,月費玩過百款遊戲,包括《魔獸世界》同《暗黑破壞神》系列,仲有唔少獨立遊戲。Xbox嘅跨平臺功能亦做得好好,PC同主機存檔互通,對於鍾意電腦遊戲又唔想重新練過嘅玩家嚟講簡直係福音。
任天堂方面,Switch 2喺2025年頭終於面世,性能大升級之餘,仲兼容舊版Switch遊戲。經典IP如《Super Mario》新作同《Wii Sports》復刻版都吸引咗唔少家庭玩家。雖然Switch嘅硬件規格未必及得上PS5同Xbox,但佢嘅遊戲設計同創意玩法(例如體感操作)依然獨樹一幟,特別適合鍾意角色扮演遊戲同輕鬆小品嘅玩家。
講到便攜性,手機遊戲依然係大勢所趨。2025年旗艦手機如iPhone 16同三星Galaxy S25嘅GPU性能已經逼近手提遊戲機,加上雲端遊戲服務普及,連《俠盜獵車手V》呢類射擊遊戲都可以用手機流暢玩。不過,如果你懷念舊時代,任天堂仲推出咗復刻版Game Boy,內置經典遊戲,情懷滿分!
最後提吓PC玩家,電腦遊戲平臺如Steam同Epic Games喺2025年繼續主導市場,尤其係戰略遊戲同格鬥遊戲,Mod支援同社群功能係主機比唔上嘅。硬件方面,RTX 50系列顯示卡同AMD新處理器令到遊戲開發更上一層樓,4K+144Hz打《碧血狂殺2》真係爽到飛起!
總括嚟講,揀遊戲機要睇你偏好咩遊戲類型同預算。追求極致畫質就PS5 Pro,性價比就Xbox Series S,想隨時隨地打機就Switch 2或旗艦手機,而PC則適合硬核玩家。2025年嘅遊戲產業愈嚟愈多元化,總有一款啱你心水!

關於Xbox的專業插圖
經典遊戲復刻版
經典遊戲復刻版近年成為遊戲產業嘅熱門趨勢,尤其係2025年,各大遊戲平臺都爭住將舊作翻新推出,吸引新舊玩家。PlayStation同Xbox呢啲主機巨頭,就經常將經典作品高清重製,例如俠盜獵車手V就喺2025年推出次世代強化版,畫面提升到4K 120fps,仲加入光追效果,令開放世界更加逼真。任天堂Switch亦唔執輸,將Game Boy同Wii時代嘅經典遊戲重新包裝,好似Wii Sports同Super Mario系列,就加入體感操控同多人遊戲模式,等玩家可以懷舊之餘又有新體驗。
講到復刻版,不得不提電腦遊戲領域嘅經典作品。魔獸世界同暗黑破壞神系列就喺2025年推出「懷舊服」同重製版,保留原有角色扮演遊戲(RPG)精髓之餘,仲優化咗遊戲設計,例如UI同戰鬥系統,吸引番唔少老玩家回歸。而碧血狂殺2嘅PC版亦喺2025年推出強化更新,支援DLSS 3.5同更高嘅畫質選項,等玩家可以喺最新硬件上享受呢款3A大作嘅極致體驗。
手機遊戲市場同樣唔會錯過復刻熱潮。好多經典單機遊戲,例如Final Fantasy系列同Metal Gear Solid,都移植到手機平臺,並針對觸控操作優化。獨立遊戲開發者亦加入戰局,將80、90年代嘅像素風格遊戲重新包裝,加入現代化元素如成就系統同雲存檔,等玩家可以隨時隨地重溫遊戲歷史。
復刻版之所以咁受歡迎,除咗情懷因素,亦因為遊戲開發技術進步,令舊作可以脫胎換骨。例如射擊遊戲Halo系列就喺2025年推出全系列重製,用Unreal Engine 5重新打造,畫面同物理效果全面升級。格鬥遊戲如Street Fighter同Tekken亦推出高清合集,加入線上對戰功能,等經典戰略遊戲可以喺現代平臺延續生命。
不過,復刻版亦唔係隻隻都成功,關鍵在於開發團隊有冇用心優化。好似有啲遊戲只係單純提升解像度,冇改善操作或遊戲性,就被玩家批評「炒冷飯」。所以,如果想玩復刻版,最好先睇清楚評價,揀啲真正有誠意嘅作品,例如加入新劇情、角色或玩法嘅重製版,先至值得課金!

關於手機遊戲的專業插圖
手遊排行榜Top 10
2025年手遊市場競爭激烈,唔同遊戲類型嘅作品百花齊放,以下係根據全球下載量、營收同玩家活躍度綜合評選嘅手遊排行榜Top 10,幫你緊貼最新遊戲趨勢。
1. 《原神》
呢款開放世界RPG繼續霸榜,2025年推出嘅「須彌」新地圖同跨平臺聯機功能(支援PlayStation、Xbox同手機無縫切換)令玩家沉迷。米哈遊嘅3A大作級畫質,加上定期更新嘅角色扮演劇情,成為課金玩家最愛。
2. 《王者榮耀》
騰訊嘅MOBA霸主依然強勢,2025年新增「星際戰場」模式,將5v5對戰搬上太空地圖。電競聯賽獎金池突破1億美元,帶動亞洲區玩家瘋狂練角,尤其香港玩家最鍾意用新英雄「玄冥」。
3. 《暗黑破壞神:永生不朽》
暴雪將經典IP《暗黑破壞神》完美移植手機,2025年推出「地獄熔爐」資料片,新增職業「死靈法師」同埋跨平臺存檔功能(可接續電腦遊戲進度)。暗黑風嘅刷寶玩法吸引大批老玩家回歸。
4. 《幻塔》
完美世界嘅科幻版《原神》,主打賽博朋克開放世界同高自由度戰鬥。2025年加入「機甲合體」系統,玩家可以自訂機械人部件,仲有聯動《魔獸世界》嘅限定坐騎,話題性爆燈。
5. 《Pokémon UNITE》
任天堂Switch同手機雙平臺互通嘅團隊戰略遊戲,2025年新增「極巨化團戰」模式,玩家可以操控超巨型寶可夢拆塔。簡單易上手嘅玩法,連Game Boy年代嘅老粉絲都話抵玩。
6. 《Apex英雄 Mobile》
EA將大熱射擊遊戲《Apex》優化成手遊版,2025年獨家推出「香港夜市」地圖,仲有本地化角色「霓虹忍」——技能係發射維港激光,食正亞洲玩家口味。
7. 《Genshin Impact》姊妹作《Zenless Zone Zero》
米哈遊2025年新作,結合《俠盜獵車手V》嘅都市探險同《Super Mario》嘅箱庭解謎,主打「次元裂縫」玩法。美術風格勁似日本澀谷,後現代設計獲遊戲設計界狂讚。
8. 《Marvel Snap》
卡牌對戰類黑馬,2025年加入《碧血狂殺2》聯動卡組,用西部牛仔版蜘蛛俠打牌。每局3分鐘快節奏,適合地鐵通勤玩,仲有全球實時排名賽刺激課金。
9. 《怪物獵人:荒野》手遊版
CAPCOM將PS5大作《Monster Hunter Wilds》簡化成手遊,保留開放世界狩獵核心,但加入自動採集同AI隊友功能。2025年獨家怪物「香港雷鳥」設計參考本地獅頭鷹傳說。
10. 《Fate/Grand Order》
經典日系RPG長青樹,2025年劇情線推進到「諸神黃昏篇」,北歐神奧丁成為可召喚從者。課金抽卡機制依舊瘋狂,但粉絲為咗收藏3D化嘅Saber新造型照樣買單。
點樣揀最啱你嘅手遊?
- 課金黨:優先睇《原神》《FGO》呢類定期更新角色同劇情嘅服務型遊戲。
- 休閒玩家:《Pokémon UNITE》《Marvel Snap》一局幾分鐘,唔使肝。
- 畫質控:米哈遊兩大作(《原神》《Zenless》)同《幻塔》都用咗UE5引擎,手機都出到主機級效果。
- 懷舊派:《暗黑破壞神》《怪物獵人》呢類IP改編作,情懷同新意兼備。
2025年手遊明顯趨勢係跨平臺互通同IP聯動,大廠如索尼(PlayStation)、微軟(Xbox)都加大投資手機遊戲,傳統單機遊戲同網絡遊戲界線越來越模糊。如果想知邊隻Game最Hit,睇吓地鐵入面十個有八個玩緊咩就知啦!

關於電腦遊戲的專業插圖
VR遊戲新體驗
VR遊戲新體驗
2025年嘅VR遊戲市場真係發展到一個新高度,唔再係以前嗰種「試吓玩」嘅階段,而係真正成為遊戲產業嘅主流選擇。各大遊戲平臺,包括PlayStation、Xbox同埋電腦遊戲開發商,都紛紛推出高質素嘅VR作品,甚至連任天堂 Switch都有傳聞會加入VR支援,雖然佢哋嘅Game Boy同Wii時代已經過去,但Switch嘅創新精神可能又會帶嚟驚喜!
講到VR遊戲,不得不提PlayStation VR2,2025年佢嘅技術已經進化到幾乎零延遲,畫面仲逼真到好似真嘅世界咁。例如,玩俠盜獵車手V嘅VR版,你可以真正「走入」洛聖都,開車、射擊甚至同NPC互動都變得超真實。而魔獸世界同暗黑破壞神呢類角色扮演遊戲,亦開始支援VR模式,玩家可以親身探索艾澤拉斯或者聖休亞瑞,戰鬥時仲可以揮動手臂施放技能,完全係另一層次嘅沉浸感。
除咗3A大作,VR亦帶動咗獨立遊戲嘅發展。好多小型團隊利用VR技術創造出獨特體驗,例如一啲開放世界探險遊戲或者戰略遊戲,玩家可以用手勢指揮軍隊或者建造城市,互動方式比傳統單機遊戲靈活好多。另外,多人遊戲喺VR領域亦好受歡迎,好似碧血狂殺2嘅線上模式,玩家可以組隊打劫或者策馬奔馳,感覺真係同朋友一齊置身西部世界!
不過,VR遊戲設計亦面臨一啲挑戰。首先,硬件要求高,一部高階電腦遊戲主機或者專用設備先至流暢運行,而且價錢唔平。其次,部分玩家可能會暈VR,尤其係射擊遊戲或者格鬥遊戲呢類動作快嘅類型,開發商要不斷優化鏡頭同控制方式。最後,內容長度亦係問題,好多VR遊戲仲係偏向短篇體驗,未能夠像Super Mario或者Wii Sports咁提供長時間娛樂。
總括嚟講,2025年嘅VR遊戲已經超越咗「噱頭」階段,成為遊戲平臺不可或缺嘅一部分。無論你係鍾意開放世界冒險、戰略遊戲燒腦,定係想同朋友一齊玩多人遊戲,VR都能夠提供全新體驗。未來幾年,隨著技術再進步,相信會有更多經典作品好似俠盜獵車手V或者魔獸世界咁,推出更完善嘅VR版本,真正改變我哋玩遊戲嘅方式!

關於任天堂 Switch的專業插圖
電競裝備選購指南
電競裝備選購指南:點樣揀先至啱你心水?
想喺2025年打機打得爽,裝備真係好重要!無論你係玩PlayStation、Xbox、任天堂 Switch定係電腦遊戲,甚至係手機遊戲,都要識得揀啱裝備。而家就同大家分享吓點樣揀電競裝備,等你可以喺遊戲平臺上發揮得更好!
1. 主機玩家點揀裝備?
如果你係PlayStation或者Xbox嘅粉絲,首先要睇吓你玩咩類型嘅遊戲。例如,你鍾意玩射擊遊戲(好似俠盜獵車手V或者碧血狂殺2),咁一個反應快、按鍵靈敏嘅手掣就必不可少。而家2025年嘅新款手掣已經支援更低延遲,仲有自訂按鍵功能,打機更加得心應手。至於任天堂 Switch玩家,如果你成日玩Wii Sports或者Super Mario呢類體感遊戲,記得買多對Joy-Con或者Pro手掣,咁先可以同朋友一齊玩得盡興!
2. PC玩家嘅裝備清單
打電腦遊戲嘅朋友,裝備選擇就更加多樣化。首先,顯示卡同處理器一定要夠勁,尤其係玩3A大作(例如暗黑破壞神或者魔獸世界)嘅時候。2025年最新嘅顯示卡已經支援8K解像度,畫面細緻到嚇親人!另外,鍵盤同滑鼠都好關鍵:
- 鍵盤:機械鍵盤係首選,尤其係玩格鬥遊戲或者戰略遊戲,反應速度同手感都好重要。
- 滑鼠:DPI高嘅電競滑鼠適合射擊遊戲,而家仲有無線款式,唔使再俾線纏住。
- 耳機:如果你玩多人遊戲或者角色扮演遊戲,一個有7.1聲道嘅耳機可以幫你聽聲辨位,提升遊戲體驗。
3. 手機遊戲玩家都要專業化
而家手機遊戲越嚟越專業化,唔少人甚至用手機玩開放世界或者多人遊戲。2025年嘅電競手機已經有144Hz刷新率,畫面流暢到爆!另外,你可以考慮買個手機專用嘅手掣或者散熱器,避免打機過熱。仲有,藍牙耳機都好重要,尤其係玩射擊遊戲,聽清楚敵人嘅腳步聲可以救你一命!
4. 懷舊玩家嘅選擇
如果你係懷舊派,仲玩緊Game Boy或者Wii,咁你可能要搵吓二手市場或者專門店。雖然呢啲舊機種已經停產,但係仲有唔少粉絲鍾意玩返經典遊戲。例如,Super Mario或者Wii Sports呢類遊戲,至今仍然好受歡迎。
5. 獨立遊戲玩家嘅裝備建議
而家遊戲產業入面,獨立遊戲越嚟越多,呢類遊戲通常對硬件要求冇咁高,但係創意十足。如果你主要玩單機遊戲或者角色扮演遊戲,可以揀一啲性價比高嘅裝備,唔使追求最頂級嘅硬件。
總括嚟講,揀電競裝備最緊要係睇你玩咩類型嘅遊戲同埋預算有幾多。無論你係主機玩家、PC玩家定係手機玩家,2025年都有好多選擇等住你!

關於Switch的專業插圖
懷舊遊戲機收藏
懷舊遊戲機收藏近年嚟成為唔少香港玩家嘅新寵,尤其係2025年遊戲產業越嚟越傾向數位化,實體遊戲機同卡帶反而多咗份「古董」價值。由經典嘅Game Boy到PlayStation初代,甚至Wii同埋任天堂 Switch嘅早期版本,都成為收藏家搶手貨。唔少人鍾意喺Carousell或者深水埗黃金商場尋寶,專門搵啲保存完好嘅舊機,仲會特登收藏埋Wii Sports呢類標誌性遊戲,貪佢哋代表住一個世代嘅集體回憶。
講到懷舊遊戲機,最保值嘅一定係任天堂系列。例如1989年推出嘅Game Boy,雖然畫面得黑白,但係因為有Super Mario同Pokémon呢啲神作加持,而家一部未拆封嘅原版機可以炒到過萬港紙!另外,2006年出嘅Wii亦都係收藏熱門,尤其係連埋Wii Sports套裝嘅版本,因為當年呢隻遊戲真係紅到連阿公阿婆都識玩,而家二手價依然企硬喺千五蚊以上。至於PlayStation同Xbox嘅初代機,雖然冇老任咁誇張,但係如果搵到限量版顏色或者特別型號(例如PS初代嘅灰色Debug機),隨時值錢過新出嘅PS5。
如果想開始收藏,有幾個貼士要記住:第一,一定要check清楚機件狀態,尤其係光碟機同手掣嘅靈敏度,唔少舊機睇落新淨但其實已經「半身不遂」;第二,原裝配件最值錢,例如Game Boy嘅充電器或者Wii嘅平衡板,缺件嘅話價值即刻打五折;第三,留意地區版本,日本版嘅紅白機通常比美版貴,而歐版Game Boy因為產量少,收藏圈特別搶手。識貨嘅玩家仲會專登儲齊唔同年份嘅任天堂 Switch版本,由2017年初代到2025年最新OLED款,見證住呢部神機嘅進化史。
而家香港仲興起咗改裝懷舊機嘅風潮,例如將Game Boy換成LED背光螢幕,或者幫PS2加裝SSD硬碟。呢類「魔改」機喺本地DIY圈子好受歡迎,不過要提醒大家,改裝過嘅機通常會跌價,純收藏嘅話最好保持原裝。另外,遊戲卡帶同光碟嘅保存都好關鍵,特別係俠盜獵車手V呢類跨世代神作,PS3實體版而家已經好難搵,如果仲有未拆封嘅「膠盒版」,隨時可以當傳家寶。
最後不得不提懷舊遊戲嘅文化價值,好似魔獸世界嘅典藏版攻略書,或者暗黑破壞神初代嘅大盒裝,而家都成為遊戲歷史嘅重要文物。2025年仲有專門嘅拍賣會搞懷舊遊戲專場,試過有碧血狂殺2嘅限定版Xbox主機連牛仔帽套裝,成交價突破三萬蚊!所以話,遊戲機收藏唔止係情懷,更加係一種另類投資,只要眼光獨到,隨時賺錢過炒股票。

關於Game的專業插圖
遊戲周邊必買清單
遊戲周邊必買清單
如果你係一個真正嘅遊戲迷,除咗主機同遊戲本身,周邊產品絕對係提升體驗嘅關鍵!2025年嘅遊戲產業發展迅速,周邊產品亦越嚟越多元化,無論你係PlayStation、Xbox、任天堂Switch定係手機遊戲玩家,都有唔少必買嘅好嘢。
1. 主機玩家必備周邊
- PlayStation 5 Pro控制器:2025年最新推出嘅DualSense Edge Pro,自訂按鍵同超高精度搖桿,適合射擊遊戲同格鬥遊戲發燒友。
- Xbox Series X|S無線耳機:支援3D音效,打《俠盜獵車手V》或者《碧血狂殺2》呢類開放世界遊戲時,沉浸感爆燈!
- Switch OLED保護套:任天堂Switch玩家必備,防撞設計加內置卡帶收納,出街打《Super Mario》或者《Wii Sports》都唔怕整花部機。
- Game Boy復刻版周邊:懷舊玩家必搶,包括復刻版保護殼同充電座,重溫經典角色扮演遊戲嘅感覺。
2. 提升遊戲體驗嘅硬件
- 電競鍵盤同滑鼠:電腦遊戲玩家打《魔獸世界》或者《暗黑破壞神》呢類MMORPG,機械鍵盤同高DPI滑鼠絕對係必需品。
- 4K遊戲螢幕:玩3A大作如《碧血狂殺2》,高刷新率螢幕先至可以完美呈現遊戲設計嘅細節。
- VR頭戴裝置:2025年VR技術再升級,打《Wii Sports》或者格鬥遊戲時,沉浸感更上一層樓。
3. 實用又型嘅遊戲配件
- 遊戲主題T恤同帽:由《Super Mario》到《俠盜獵車手V》,各大遊戲IP都有出潮Tee,粉絲必儲。
- 角色扮演遊戲(RPG)周邊:《魔獸世界》嘅聯盟部落鎖匙扣,或者《暗黑破壞神》嘅聖修亞瑞地圖海報,都係收藏首選。
- 遊戲原聲大碟:好多單機遊戲同獨立遊戲嘅配樂超正,買返隻黑膠或者CD收藏,隨時重溫遊戲歷史嘅經典時刻。
4. 手機遊戲玩家嘅神器
- 手游專用手掣:2025年新出嘅伸縮式藍牙手掣,夾住手機就可以當迷你Switch玩,打《原神》或者射擊遊戲超順手。
- 散熱背夾:長時間打機唔怕過熱,尤其玩戰略遊戲或者多人遊戲時,保持手機性能穩定。
- 便攜充電器:出街打《Pokémon GO》或者其他AR遊戲,大容量充電器必備,唔使驚冇電。
5. 收藏級別嘅限定周邊
- 限量版主機:PlayStation同Xbox不時推出遊戲主題主機,例如《俠盜獵車手V》十週年限定版,炒價極高但極具收藏價值。
- 遊戲角色Figure:由《Super Mario》到《暗黑破壞神》嘅莉莉絲,高質PVC公仔擺喺書櫃即刻提升格調。
- 復古卡帶收藏盒:Game Boy同Switch卡帶嘅專用收納盒,設計成經典紅白機造型,懷舊感滿分。
無論你係鍾意單機遊戲定多人遊戲,射擊遊戲定角色扮演遊戲,2025年都有海量周邊等你揀。記住,買周邊唔止為咗實用,更係對遊戲文化嘅一種支持同熱愛!

關於Wii的專業插圖
獨立遊戲推介
獨立遊戲推介
講到電子遊戲,除咗PlayStation、Xbox同任天堂Switch嗰啲3A大作(好似Super Mario同碧血狂殺2咁),其實獨立遊戲(Indie Games)先係近年遊戲產業嘅黑馬!2025年嘅獨立遊戲市場愈來愈蓬勃,唔少作品嘅創意同玩法甚至贏過大廠出品。如果你厭倦咗千篇一律嘅開放世界或者角色扮演遊戲,不妨試吓以下幾款正到爆嘅獨立遊戲,保證令你耳目一新!
首先推介嘅係《Hades II》,作為2025年最Hit嘅單機遊戲之一,佢繼承咗前作嘅Roguelike玩法,但加入更多希臘神話元素同全新角色。遊戲設計上,佢將格鬥遊戲嘅爽快感同戰略遊戲嘅深度完美結合,每次死亡後重生都會有唔同體驗,絕對係「一玩就停唔到手」嘅代表作。另外,《Silksong》終於喺2025年推出,呢款橫向動作遊戲延續《Hollow Knight》嘅暗黑風格,但地圖更大、武器更多,仲支援多人遊戲模式,無論你係PC定Switch玩家都一定要試!
如果想試吓輕鬆啲嘅作品,可以睇睇《Stray 2》。雖然第一代已經紅到爆,但2025年推出嘅續集更加突破,玩家扮演嘅貓貓今次可以自由探索成個Cyberpunk城市,仲加入咗解謎同互動元素,畫面精緻到連魔獸世界嘅粉絲都讚不絕口。至於手機遊戲方面,《Monument Valley 3》繼續用簡約幾何設計挑戰玩家嘅空間感,關卡創意爆燈,適合搭車時消磨時間。
講到創意,不得不提《Tchia 2》,呢款開放世界遊戲以太平洋島嶼為背景,玩家可以化身任何動物甚至物件(例如椰子或者石頭),玩法自由到癲!佢嘅遊戲平臺包括PS5同PC,畫風仲靚到好似動畫電影咁。另外,《Cocoon》係2025年另一款必玩之作,由《Inside》嘅製作團隊開發,主打科幻解謎,每個關卡都係一個「世界中的世界」,燒腦程度媲美暗黑破壞神嘅地牢設計。
最後,如果你懷念舊式遊戲機嘅感覺,可以留意《Sea of Stars》。呢款像素風RPG向Game Boy時代致敬,但加入現代化嘅戰鬥系統同劇情分支,音樂仲由Final Fantasy系列嘅作曲家操刀,情懷同創新兼備。至於鍾意恐怖遊戲嘅玩家,《Signalis 2》絕對係2025年嘅驚喜之作,結合咗生存恐怖同心理驚悚元素,氣氛營造比俠盜獵車手V嘅暗黑任務更加壓迫!
總括來講,獨立遊戲之所以吸引,正因為佢哋敢於突破遊戲類型嘅框架,而且往往比大廠更注重藝術性同敘事深度。無論你係PC、手機定係Switch玩家,2025年都有大量高質選擇。下次開機唔好淨係玩Wii Sports或者Super Mario喇,試吓支持吓呢班創意爆棚嘅獨立開發者啦!

關於Sports的專業插圖
雲端遊戲平台比較
雲端遊戲平台比較
而家2025年,雲端遊戲平台已經成為遊戲產業嘅主流選擇,唔少玩家都開始轉投呢種免下載、免主機嘅遊戲方式。講到雲端遊戲,首先要提嘅就係三大巨頭:PlayStation Now、Xbox Cloud Gaming(以前叫xCloud)同埋NVIDIA GeForce NOW。每個平台都有自己嘅特色同優勢,適合唔同類型嘅玩家。
PlayStation Now 主打嘅係 PlayStation 嘅獨家遊戲,例如經典嘅 Super Mario(雖然係任天堂IP,但PlayStation Now都有類似嘅平台獨佔遊戲)、俠盜獵車手V 同埋 碧血狂殺2 呢啲3A大作。佢嘅強項在於遊戲庫龐大,而且支援串流玩PS2、PS3同PS4嘅遊戲,對於鍾意懷舊或者想玩返經典作品嘅玩家嚟講好吸引。不過,佢嘅畫質同流暢度就稍微輸畀其他平台,特別係喺網絡環境唔穩定嘅情況下。
Xbox Cloud Gaming 就係微軟嘅殺手鐧,整合咗 Xbox Game Pass Ultimate,玩家可以玩到超過100款遊戲,包括 魔獸世界、暗黑破壞神 呢啲熱門作品。佢嘅優勢在於同 Xbox 生態系統完美結合,而且支援手機、平板同電腦多平台遊玩。2025年嘅更新更加入咗4K HDR支援,畫質提升明顯,適合追求高品質體驗嘅玩家。不過,佢嘅遊戲庫雖然多,但部分遊戲嘅更新速度比其他平台慢少少。
NVIDIA GeForce NOW 就比較特別,佢唔似前面兩個平台有自己嘅遊戲庫,而係連結你嘅 Steam、Epic Games 等帳號,讓你串流玩自己已經擁有嘅 電腦遊戲。呢個設計對於已經買咗好多遊戲嘅玩家嚟講好抵玩,而且佢嘅硬件配置係目前最強,支援RTX光追同120fps,畫質同流暢度都係頂級。不過,缺點就係你要自己擁有遊戲,而且唔係所有遊戲都支援。
除咗呢三大平台,仲有其他選擇例如 Amazon Luna 同 Google Stadia(雖然Stadia已經喺2023年收咗皮,但Luna仲健在)。Amazon Luna 主打嘅係頻道訂閱模式,你可以按遊戲類型(例如 角色扮演遊戲、射擊遊戲)去訂閱唔同頻道,彈性比較大。不過,佢嘅遊戲庫相對較細,而且亞洲區支援唔算完善。
手機遊戲 玩家可能會對 Netflix Games 有興趣,雖然佢唔算傳統嘅雲端遊戲平台,但Netflix近年大力投資遊戲業務,提供咗唔少高品質嘅 獨立遊戲 同 多人遊戲 選擇。最大嘅賣點就係訂閱咗Netflix就可以免費玩,唔使另外比錢。
最後提吓 任天堂,雖然 Switch 本身唔係雲端平台,但任天堂都有推出部分遊戲嘅雲端版本,例如 Wii Sports 同 Game Boy 經典遊戲嘅重製版。不過,佢哋嘅雲端服務相對較少,主要係輔助性質。
點樣揀最適合自己嘅雲端遊戲平台?可以考慮以下幾點: - 網絡環境:如果網絡唔穩定,Xbox Cloud Gaming 同 GeForce NOW 嘅自適應串流技術會幫到你。 - 遊戲喜好:鍾意 開放世界 或者 3A大作 可以揀 PlayStation Now;鍾意 戰略遊戲 或者 多人遊戲 就 Xbox Cloud Gaming 更適合。 - 裝置支援:如果主要用手機玩,Xbox Cloud Gaming 同 Netflix Games 都唔錯;如果用電腦多,GeForce NOW 就係首選。
總括嚟講,雲端遊戲平台嘅競爭越嚟越激烈,每個平台都有自己嘅優缺點。玩家可以根據自己嘅需求同預算去選擇,甚至同時訂閱多個平台都係一個唔錯嘅策略。

關於Super的專業插圖
遊戲改編影視作品
遊戲改編影視作品近年嚟真係愈嚟愈hit,尤其係2025年,唔少大熱嘅電子遊戲都被搬上大銀幕或者串流平台,成為全球粉絲追棒嘅焦點。講到最成功嘅例子,肯定要提俠盜獵車手V同碧血狂殺2呢類開放世界3A大作改編嘅劇集,唔單止還原咗遊戲入面嘅經典場景,仲加入咗原創劇情,令玩家同普通觀眾都睇到津津有味。而魔獸世界同暗黑破壞神呢類角色扮演遊戲嘅改編,就更加注重世界觀嘅塑造,特效同埋故仔深度都落足心機,絕對係遊戲產業同影視產業完美結合嘅示範。
PlayStation同Xbox兩大遊戲平臺嘅獨家作品亦都紛紛進軍影視圈,例如The Last of Us劇集嘅成功就證明咗單機遊戲改編嘅潛力。而任天堂 Switch旗下嘅Super Mario系列更加係動畫電影嘅常客,2025年最新嘅《Mario vs. Donkey Kong》動畫就延续咗呢個傳統,將平台跳躍遊戲嘅樂趣變成全家歡嘅娛樂。至於經典懷舊派,Game Boy時代嘅IP好似《Pokémon》同《Zelda》都依然有市場,Netflix最新嘅《薩爾達傳說》真人版就引發咗全球粉絲熱議,證明遊戲歷史入面嘅經典角色歷久彌新。
手機遊戲改編影視作品就相對少啲,但唔係冇,好似《憤怒鳥》同《Candy Crush》都曾經試過,但效果就見仁見智啦。反而係電腦遊戲入面嘅戰略遊戲同格鬥遊戲改編潛力仲未被完全發掘,例如《Street Fighter》或者《星海爭霸》嘅電影版一直都係雷聲大雨點小。不過2025年有消息話,Wii時代嘅體感經典Wii Sports可能會被改編成一部運動喜劇,如果成事,肯定會勾起好多玩家嘅集體回憶。
遊戲設計同影視敘事嘅結合亦都係一大挑戰。好多時遊戲改編作品失敗嘅原因,就係冇掌握到遊戲類型嘅精髓——例如開放世界遊戲強調自由探索,但電影得兩個鐘頭,好難完全呈現;角色扮演遊戲嘅成長系統同支線任務,亦好難係劇集入面完整重現。所以成功嘅改編作品通常會捉住遊戲嘅核心精神,再重新創作適合影視媒體嘅故仔。例如《巫師》系列就放棄跟足遊戲劇情,反而以原著小說為基礎,再加入遊戲嘅視覺元素,結果大受歡迎。
最後不得不提獨立遊戲嘅改編熱潮。雖然冇3A大作咁多資源,但獨立遊戲嘅創意同藝術風格往往更適合影視化。好似《Hollow Knight》同《Cuphead》呢類風格鮮明嘅作品,已經有動畫公司洽談版權,預計未來幾年會成為一股新勢力。總括嚟講,遊戲改編影視作品要成功,關鍵在於平衡粉絲期望同大眾口味,既要保留遊戲嘅靈魂,又要做出影視作品應有嘅質感。2025年呢個趨勢肯定會持續落去,尤其係隨著VR同AR技術進步,遊戲同影視嘅界限可能會愈嚟愈模糊。

關於俠盜獵車手V的專業插圖
親子遊戲選擇
親子遊戲選擇
喺2025年,電子遊戲已經成為唔少家庭嘅親子活動首選,但要點樣揀啱遊戲先至可以兼顧娛樂性同教育意義?首先,要考慮遊戲平臺嘅兼容性。例如任天堂 Switch就係親子遊戲嘅熱門之選,佢嘅體感控制設計(如Wii Sports嘅精神續作)容易上手,仲可以一家人一齊玩。Super Mario系列嘅合作模式就非常適合家長同細路一齊挑戰,簡單嘅操作加上繽紛嘅畫面,細路唔會覺得悶,大人亦玩得開心。
如果鍾意傳統單機遊戲,可以考慮電腦遊戲或PlayStation、Xbox上嘅合家歡作品。例如魔獸世界雖然係角色扮演遊戲,但佢嘅「寵物對戰」系統同任務設計可以培養細路嘅策略思維,只要控制遊玩時間就唔會太沉迷。不過要避開一啲暴力或成人向嘅作品,例如俠盜獵車手V同碧血狂殺2,呢類開放世界遊戲雖然係3A大作,但內容未必適合小朋友。
手機遊戲亦係唔錯嘅選擇,尤其係一啲獨立遊戲,例如輕鬆嘅解謎或創意類遊戲,可以刺激細路嘅想象力。不過要留意內購同廣告問題,避免細路不自覺課金。另外,懷舊嘅Game Boy或Wii遊戲都可以考慮,例如經典嘅Super Mario系列,簡單易玩之餘仲可以同細路分享自己細個嘅遊戲回憶。
遊戲類型嘅選擇都好重要,格鬥遊戲同射擊遊戲通常比較激烈,未必適合年幼小朋友。相反,戰略遊戲或者合作類多人遊戲(例如Switch上嘅《Overcooked!》)可以訓練團隊合作同解決問題嘅能力。如果細路對故事有興趣,可以試吓暗黑破壞神系列嘅簡易模式,但家長最好陪玩,解釋劇情同價值觀。
最後,揀遊戲時要考慮埋遊戲設計嘅互動性。例如Wii Sports嘅運動模擬遊戲可以鼓勵全家人郁動,避免成日坐喺度打機。而家仲有唔少遊戲結合AR技術,等細路可以一邊玩一邊探索現實世界,呢類作品通常喺手機遊戲平臺比較常見。總之,親子遊戲嘅核心係「一齊玩」,揀啱遊戲平臺同類型,先至可以令電子遊戲成為家庭溝通嘅橋樑。

關於魔獸世界的專業插圖
遊戲劇情分析
講到遊戲劇情分析,唔少玩家都覺得呢個先係電子遊戲嘅靈魂所在。2025年嘅今日,無論係PlayStation定Xbox嘅3A大作,定係手機遊戲同電腦遊戲入面嘅獨立作品,劇情設計都愈來愈講究深度同互動性。好似碧血狂殺2咁,Rockstar用開放世界同多線敘事,將主角Arthur Morgan嘅掙扎刻畫到入心入肺,唔少玩家玩完仲要喺論壇度討論成個禮拜。而任天堂 Switch上嘅經典IP,例如Super Mario,雖然劇情簡單,但靠住關卡設計同角色魅力,一樣可以令人回味無窮。
遊戲產業發展到而家,劇情唔再係單機遊戲嘅專利。就連魔獸世界呢類MMORPG,近年都加強咗主線任務嘅電影化演出,新資料片《The War Within》仲加入咗分支對話選項,令玩家覺得自己嘅選擇真係影響到個世界。不過要數最突破嘅,可能係2025年重製嘅Game Boy經典《Zelda: Oracle of Ages》,任天堂用現代技術將原本嘅像素劇情重新演繹,加入咗動態過場,證明就算係懷舊作品,劇情表現力一樣可以追上時代。
講到遊戲設計上嘅劇情技巧,有幾個趨勢好值得留意: - 非線性敘事:好似俠盜獵車手V三主角切換嘅玩法,近年愈來愈多遊戲採用。最新嘅《Starfield》更誇張,主線任務隨時會因為玩家探索而改變順序。 - 角色塑造:暗黑破壞神4嘅莉莉絲之所以咁搶鏡,唔單止因為佢係反派,更重要係開發團隊用環境敘事(例如破碎嘅祭壇、信徒日記)逐步揭開佢嘅動機。 - 玩家代入感:Wii Sports當年靠體感操作令全家投入,而家嘅VR遊戲就更進一步,例如《Half-Life: Alyx》直接用劇情觸發物理互動,玩家真係會下意識去擋住迎面飛來嘅雜物。
遊戲平台嘅特性亦會影響劇情表達。手機遊戲受限於操作同遊玩時長,通常會用短篇章同自動存檔(好似《Honkai Impact 3rd》嘅CG回憶功能);相反電腦遊戲如《Baldur's Gate 3》就可以玩到過百小時嘅分支劇情。特別要提任天堂 Switch嘅混合特性,佢哋第一方作品好識用「隨時休眠」功能做文章,《Fire Emblem Engage》就設計咗啲5分鐘內完嘅劇情關卡,等玩家搭地鐵都可以推進主線。
至於遊戲類型同劇情嘅關係,RPG當然最食重故事性(角色扮演遊戲唔講劇情不如去玩棋),但連射擊遊戲都開始注重世界觀鋪陳。例如《Destiny 2》最新DLC將之前散落喺裝備說明嘅碎片故事,整合成可互動嘅全息紀錄館。反而係傳統格鬥遊戲仍然比較薄弱,就算《Street Fighter 6》加入World Tour模式,個劇情都係畀人當bonus睇多過主菜。
最後不得不提獨立遊戲點樣用創意彌補資源不足。《Undertale》同《Hades》已經證明咗,就算冇3A大作嘅預算,只要劇本夠紮實、角色夠鮮明,一樣可以殺出重圍。2025年話題作《Replaced》就玩復古未來風,用像素動畫講AI覺醒故事,啲對白寫到好似黑色電影咁精煉。所以話,分析遊戲劇情真係不能淨睇表面製作規模,有時細團隊先最有破格諗頭。

關於暗黑破壞神的專業插圖
遊戲音樂欣賞
遊戲音樂欣賞
講到電子遊戲,除咗畫面同玩法,音樂其實係成個體驗嘅靈魂!無論你玩緊PlayStation、Xbox定係任天堂Switch,甚至係手機遊戲同電腦遊戲,高質素嘅遊戲音樂絕對可以令你更加投入。譬如經典嘅《Super Mario》主題曲,一聽就諗起跳躍嘅水管工,又或者《俠盜獵車手V》入面電台播嘅流行曲,完美還原洛杉磯街頭氣氛。而家嘅3A大作好似《碧血狂殺2》,音樂唔單止係背景咁簡單,仲會隨住劇情發展而變化,營造出電影級嘅沉浸感。
點樣欣賞遊戲音樂?
如果你係音樂發燒友,可以試吓專注聽吓遊戲入面嘅細節。例如《魔獸世界》嘅交響樂配樂,每個種族同地圖都有獨特旋律,暗夜精靈區域嘅空靈豎琴同獸人部落嘅戰鼓聲,完全反映咗遊戲設計嘅世界觀。另外,好多開放世界遊戲(例如《暗黑破壞神》)會用動態音樂系統,即係你打怪、探索或者靜止時,背景音樂會自動切換,呢種技術近年越嚟越成熟。
經典遊戲音樂平台比較
唔同遊戲平台嘅音樂表現都各有特色:
- 任天堂Switch:雖然硬件機能有限,但《Wii Sports》同《Game Boy》時代嘅chip-tune音樂至今仍被懷念,Switch上嘅《薩爾達傳說》更用咗大量真實樂器錄製。
- PlayStation 5:支援3D音效,玩《最終幻想》系列時,可以聽到樂器聲從不同方向傳來,臨場感爆燈。
- 手機遊戲:受限於檔案大小,通常用簡化版配樂,但好似《原神》呢類大作依然堅持高質量交響樂錄製。
獨立遊戲音樂嘅驚喜
唔好睇小獨立遊戲嘅音樂!好多低成本作品反而因為創意爆棚,音樂成為亮點。例如《Undertale》用復古8-bit風格音樂講故事,或者《Hollow Knight》用鋼琴同弦樂營造壓抑地下世界。呢啲作品證明,遊戲音樂唔一定靠大製作,關鍵係設計能否同玩法配合。
實用建議:點樣深入體驗?
1. 用高質耳機:尤其玩射擊遊戲或角色扮演遊戲時,細節位(如腳步聲、環境音)會更清晰。
2. 留意製作名單:好多遊戲結尾會列出作曲家,例如《Wii》時代嘅近藤浩治,或者《碧血狂殺2》嘅Woody Jackson。跟住佢哋嘅作品去發掘新遊戲,可能會有驚喜!
3. 原聲帶(OST)收藏:而家Steam、PlayStation Store甚至Spotify都有遊戲原聲專區,放假聽返《Super Mario》BGM即刻心情好晒!
遊戲產業發展到2025年,音樂已經唔再係配角。無論你玩緊單機定多人遊戲,格鬥定戰略類型,好嘅配樂絕對係令你「翻煲」嘅理由之一。下次打機不妨閂低音量嘅環境聲,專注聽吓作曲家點用音符講故仔啦!

關於碧血狂殺2的專業插圖
遊戲文化影響
遊戲文化影響
電子遊戲唔單止係娛樂咁簡單,更係一種深入全球文化嘅現象。由 PlayStation 同 Xbox 呢啲家用主機,到 手機遊戲 同 電腦遊戲,每一種平臺都塑造咗唔同世代嘅玩家同社會風氣。例如,任天堂 Switch 嘅便攜性改變咗玩家嘅遊戲習慣,而 Game Boy 早喺90年代就已經奠定咗掌機文化嘅基礎。經典作品如 Wii Sports 仲帶動全家大小一齊玩嘅風潮,打破咗遊戲只係「宅男專利」嘅刻板印象。
講到遊戲角色,Super Mario 已經唔單止係一個虛擬人物,更係流行文化嘅標誌,甚至影響時尚、電影同音樂。另一方面,俠盜獵車手V 同 碧血狂殺2 呢類 開放世界 遊戲,就透過細緻嘅故事同世界觀,引發社會對道德、暴力同自由意志嘅討論。至於 魔獸世界 同 暗黑破壞神 呢類 角色扮演遊戲,就建立咗龐大嘅線上社群,玩家唔只打機,仲會參與虛擬經濟、公會活動,甚至現實中嘅聚會。
遊戲產業嘅影響力仲延伸至教育同職業發展。例如,多人遊戲 培養團隊合作,而 戰略遊戲 就訓練玩家嘅決策能力。近年 獨立遊戲 崛起,好似《Hades》同《Stardew Valley》,證明咗就算冇 3A大作 嘅預算,只要 遊戲設計 有創意,一樣可以打動人心。另外,遊戲開發 已經成為一門專業,唔少大學開設相關課程,培育下一代製作人同程式員。
香港本土嘅遊戲文化亦都好有特色。本地玩家特別鍾意 射擊遊戲 同 格鬥遊戲,而 手機遊戲 如《原神》同《Pokémon GO》就成為社交一部分,地鐵、公園隨處可見人低頭打機。不過,遊戲文化亦帶來爭議,例如課金機制同沉迷問題,值得玩家同家長反思點樣平衡娛樂同生活。
總括而言,電子遊戲已經超越單純嘅消遣,成為塑造現代文化嘅重要力量。無論係主機、PC定手機,每一款遊戲都可能影響玩家嘅價值觀、社交方式同創意表達。未來隨住VR同AI技術進步,遊戲文化嘅影響只會更加深遠。